作者:李阳 摄影:杨凯 赵婷玉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jinnian金年会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哈尔滨“青蓝”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了一场主题为“警报长鸣处 青春铸信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依托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实物与场景资源,实现课堂讲授、场馆参观和实践体验的有机融合。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与“青蓝”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名师工作室部分教师合影
肃立默哀,在警报声中回望历史
9月18日上午9时,防空警报响彻冰城。东北烈士纪念馆前,参加活动师生全体肃立,为“九一八事变”中遇难的同胞和牺牲的革命先烈默哀。思政课教师杨洋以“九一八事变:民族觉醒的历史转折”为题现场讲授,为学生梳理史实、解析背景。她讲道:“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沈阳柳条湖铁路旁的一声爆破,成为亿万中国人命运的共同转折点。”学生焦丽娜表示,虽然与先烈们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我们都有一颗相同的报国初心。

▲图为杨洋老师开展现场教学
实物见证,在文物中读懂精神
思政课教师将教学现场移至纪念馆内,学生通过文物、文献与历史照片多角度了解抗战历程。通过沉浸式场景,学生感受到北满抗联部队西征的艰苦条件,并与“东北抗联小战士”虚拟人物互动,了解七星砬子兵工厂运作和战士日常。学生刘锐希表示,赵尚志的手枪和老师讲解,让她真正体会到“不畏牺牲”背后的份量。

▲图为学生与“东北抗联小战士”虚拟人物互动
宣誓明志,在行动中传承信念
活动尾声,师生齐聚杨靖宇将军塑像前,杨洋老师引用将军原话提出问题,学生贾宏博朗读《致杨靖宇将军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全体师生庄严宣誓:“自强有为,兴业报国!龙职青年,奋勇向前!”

▲图为学生代表贾宏博诵读《致杨靖宇将军的一封信》

▲图为学生写给英烈的信
参与课程设计的思政课教师杨凯、李阳、赵婷玉表示,本次教学通过结合情境创设、问题引导、情感共鸣与实践体验,有力推动了伟大抗战精神与“自强有为,兴业报国”的龙职精神深度融合。参与活动的哈尔滨市道外区青蓝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名师工作室各位教师切实感受到大学阶段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认为把理论融入真实场景的教学方式特别有感染力,收获了用鲜活实践载体提升育人效果的宝贵经验。
未来,双方将继续拓展“大思政课”的创新形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累更多实践经验。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与学生合影